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商务公使高飞: 期待给中国食业带来新口味
为更好服务食品产业,加强中国食业与国际间的沟通交流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外国使馆开启了各类产业交流项目。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便是其中之一。近日,本报记者专访了以色列经济与产业部商务公使高飞,请他就中以间的食业合作现状与未来规划进行介绍。
近年来,随着中以食品行业的不断接触与交流,两国的食品企业正在加深合作。众所周知,2014年11月,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之一光明集团收购以色列最大的乳品商特鲁瓦56%的股权。以色列以其高产的奶牛和先进的乳业生产技术闻名,特鲁瓦集团是以色列最大的综合食品企业之一,已有85年的历史,其乳制品在以色列市场份额超过50%,在乳品研发制造、牧业养殖及管理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在肉类、冷冻食品等领域也有优势,此次收购将让双方在技术研发、市场营销、渠道等方面形成协同,促进乳品全产业链的精细化发展。此外,2014年8月,李嘉诚向以色列初创企业蒂帕进行一轮1000万美元的投资,该公司以生产可在180天内生物降解的饮料包装闻名;2017年 6月,中国—以色列油橄榄国际合作中心成立,双方签署《“中国—以色列油橄榄国际合作中心”谅解备忘录》;2017年9月,两国签署贸易协议,以3亿美元引进以色列环保能源和农业技术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对以色列技术与产品、以色列对中国市场的认可,双方未来合作空间巨大。
高飞表示,目前以色列食品出口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双方的交流仍然不够,“可以说,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并不了解以色列,也不知道我们能提供高品质并且数量足够的食品;同时,以色列食品企业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爱好也知之甚少。”对此,高飞告诉本报记者:“中国的零售电商发展迅猛,赢得国际瞩目。未来如有可能,我们将组织以色列企业到中国考察,了解和学习中国的电商与社交营销,消费者的口味与情感偏好;我们还将邀请中国的食品零售商、电商、食品加工企业代表到以色列,体验以色列有趣的食品加工产业。我期待,以色列天然、新鲜的饮食理念能够为中国正在实施的全民健康计划贡献一份力量,也期待更多高品质的以色列食品尽快进入中国,让中国朋友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口味。”(本报记者 罗晨)
我来说两句